过了天水,横穿陇东,向着永登、兰州驰去。车队编着队在高速路上默默前行。这里用“默默”二字其实是指表面,现代先进的各种车载电子极为完备,使得整个车队成为一个可以随时沟通的活跃的整体。车内装有对讲微信、可视行驶仪,wifi。各车之间不但可以视频聊天。国旅的头车随时指挥、管控整个车队的队列速度、方向、避让、行止,便15辆车一直保持编队。空了,还相互调侃,出节目。《光明日报》胡斌主任建议专门开设一档“丝路进行时”,专门报道车内情景和采访。此议一出,经济学家张宝通和我第一个中枪---要我们各讲了一段关天经济区和西部文化。陕西交通台女主持刘烨组织各车成语接龙,起时接不上则表演节目。我第一次参与这种自驾游,想不到途中的车内生活会如此丰富。
林带隔成的方块条田渐渐少了,被漫山遍野驼队似的山丘所替代。说是驼队还真的不假,绵延到远方的小山包披一身驼色的尘土,土圪梁梁上稀疏的丛生小树,恰是驼峰浅褐色绒毛。这长长的驼队缄着口,聚着力,无声息地在西部大地上行走,向着远方起起伏伏。
“风沙淹没了风火台,塑造起历史的驼峰。”我想起一首“新边塞诗”中的句子,快到兰州了!
公路开始与黄河或远或近地相跟着,在地平线上竟无意中看到了水车。一部老式的黄河水车,在黄河浪的催动下,正象城市公园的摩天轮那样在转动,淋漓抛洒的水花土地播撒着夏日的阳光。那大概是一个景点,我想。在电气化、电子化的今天,传统的水车早已将自己的实用功能转化为审美和娱乐功能了。
兰州因黄河而名,因黄河而秀。她有好多“第一”,是唯一一座黄河穿城而过的大都市,有着中国第一座跨越黄河的大铁桥,还有牛肉面、羊皮筏子,以及我下面要谈的黄河水车,无不可称为中国第一。
水车,当地又名天车、翻车,它的出现改变了古代高处地块无水可浇的纠结。解放前,甘肃境内的黄河上有三四百辆水车,河风顺流而下,几百辆水车呼呼转动着,构成一道美丽而又独特的风景。清凌凌的河水泊泊地流进干渴的土地,发出旋律般滋滋的响声,庄稼咇咇剥剥拨节,好似音乐的节奏。土地和庄稼解渴时那种美滋滋的感觉,流进劳动者的心里,真无法用语言表述,那味道肯定是甜甜的。兰州也被人们称之为“水车之都”,水车使它在西部黄河拥有了面积不菲的水浇地。
兰州水车是怎么来的呢?
一说房贵最先引进水车。水车最初发明于东汉。到唐宋之时,“翻车设机车以引水。”水车遍及中原江南各地,也成为文人骚客吟诵的对象之一。到元明时期,水车已被载入各种农书。水车传入甘肃大约在明代。担任过兰州卫指挥使的房贵从南方引进了水车。房贵安徽庐州人,由汉中调任兰州卫指挥使。他积极兴修水利,在黄河边筑堤开渠引水,从老家合肥引进仿造了“天车”,安置在靖远县城北,称为“房家车”,人们纷纷仿效,水车便在黄河岸边推广开来。
一说段续是水车本土化的集大成者。是他使南方水车在兰州大规模本土化。段续在明嘉靖二年进士及第,先后在云南、河南、湖广当官,后辞官回乡。在湖南的日子里,段续详细考察了水车的构造原理,绘图制样带回家乡,一边教书,一边仿制。南方的水车是用竹子作的,兰州没有竹子。便以黄河边木质厚实,不易腐烂的榆树和柳树代替。黄河水冲力大,便放大水车尺寸,加大辐条密度。兰州水车外形酷似古式车轮,轮辐直径大的20米左右,小的也在10米以上,可提水15-18米。
段续的水车被称为“祖宗车”。他造的第一辆水车在段家湾的黄河南河道教场河旁。教场河里曾有十辆一组的水车,称为“十辆车”,光绪年间被黄河洪水冲毁五辆,剩下的五辆人称“五辆车”。
水车让西部干旱地区的农业受惠不浅,一辆水车灌田多者达二三百亩,少则百余亩。清末兰州水车达到157轮。解放前从青海贵德到宁夏中卫的黄河岸边共有350多轮,1952年时兰州还有252轮,总灌溉面积达到10万亩。
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兰州黄河水车已经成为旅游的亮点,成为古代中国智慧的印证,也是黄河风情的重要符号。想到黄河就这样世世代代用自己的乳汁哺育两岸的土地和子民,在感恩中平添了一分感慨。
2014,7,20,中国兰州飞天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