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西方哲学的智慧”课堂
我们一起探索西方文明起源的密码
去看看米涅瓦的猫头鹰
带给了西方社会怎样的福祉
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
在雅典的广场上与苏格拉底偶遇
我们去洞穴里拜访柏拉图老爷爷
在吕克昂学院与亚里士多德打声招呼
我们穿越黑暗的中世纪
遇见启蒙运动的曙光
问问笛卡儿到底在想什么
最后我们来到点点星空之下
邂逅康德伟岸的背影

授课教师

邱根江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哲学博士
研究方向:西方哲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
2013年获得西安交通大学教学竞赛一等奖
长期担任全校核心类通识课程《西方哲学的智慧》的主讲
2018年《西方哲学的智慧》被评为“西安交通大学名课”
对话:
小编在采访时,和老师分享了一个前不久刷屏pyq的趣味测试。老师想了想,说:
首先它引起了大众对哲学知识的关注
一定程度上做到了知识普及
其中的问题设置也还蛮考究的
比如说第一题
你所经历的一切是命中注定的
or由你过去所决定的
实质是为经典的自由意志
vs决定论或宿命论的问题

但诚然,
它所得出的测试结果
与测试人实际上的哲学看法和哲学观点间
并没有完全的逻辑相关性 并非严丝合缝的
以一套网络测试题而言
当然是娱乐性质占比更大了
但归根结底,这一套自测题
是以“世界哲学日”为背景:
不久前过去的2018年11月15日
是“世界哲学日”
相信大家还有印象
“世界哲学日”的成立正是
为了强调哲学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哪怕是只想生活在柴米油盐中的人们
也难免面临对许多超越时代的宏大命题的思考
对于学生而言
学哲学或不学哲学都要遭遇哲学问题。
对于西安交通大学的学生而言
哲学知识不是“要或不要”的问题
它并非选择,而是实在绕不过的
更重要的是方式问题,是如何接近它
也是态度问题,拿起之后反复品咂。
很多同学认为哲学晦涩、无趣,您如何看待?
大概因其独有的精神气质,哲学总是以一种高冷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很多人都将哲学看作是一种极为高深晦涩的知识体系,先入为主地认为“哲学无趣”,实际上都是对哲学的不了解和偏见所致。
苏格拉底说过,要知道自己的无知。如果想了解什么才是“哲学”,就应当摆脱主观臆想,潜心学习哲学的相关课程。
其实哲学当中的诸多具体的问题是十分有趣的,它的快乐不同于娱乐化的感官快乐,而是基于理性,对生命、社会、世界的一种更加深刻的认识,走进哲学的视野,就会获得一种豁然开朗的精神享受。
还将哲学等同于马克思和马哲?
其次,一些同学一想到哲学就把它等同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而马哲却只是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西方哲学的智慧》会让你从逻辑上真正明白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是如何一步步发展而来的,从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为什么要开设《西方哲学的智慧》这门通识课程?
德国著名诗人诺瓦利斯说,哲学活动的本质就是精神还乡。西方哲学在某种程度上蕴含着西方文明发展和传承的密码,通过西方哲学的学习,在理性层面上对西方社会及其发展形成一个深刻的认识,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人文素养。
尤其是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如何从一个更加宏大的视角出发认识和评价我们的时代和我们自身,这一切都需要西方哲学的相关知识。所以开设和学习《西方哲学的智慧》这门课程很有必要。
这门课程为什么叫做《西方哲学的智慧》?
这门课程之所以叫做《西方哲学的智慧》,其一是源于哲学本意为“热爱智慧”。柏拉图曾说,虽然人有没有智慧不好定论的,但哲学家要有爱智慧的冲动。其实人人都应该有爱智慧的冲动。
其二是罗素曾写过一本经典的哲学著作《西方哲学的智慧》,因此,这也可算作一种学术上的沿承。
最后,哲学通识课不同于《西方哲学史》等专业课程,因此希望从名称上体现其哲学而又兼具通俗性的特征。
哲学在您的课堂中如何变得有趣?
康德说,“世界上有两样东西他越思考越觉得它魅力无穷,一个是头顶上的点点星空,一个是心中的道德法则”。恰如康德所言,西方哲学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情趣的世界,正是因为西方哲学的有趣才让课堂更有趣。
其次,我们的课堂融入了情景化教学。例如:我们会让学生表演”苏格拉底之死”、“柏拉图的洞穴理论”等富有故事性的哲学主题,让同学们穿越时光,将抽象的理论变得具象化。通过观看例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电影引发大家对一些哲学命题的思考。
另外,《西方哲学的智慧》借助了“雨课堂”在线学习互动平台,这是什么呢?通过“雨课堂”,老师可以通过手机操作课堂,推进课堂,同学们可以现场发弹幕实时与老师和同学们互动讨论深入参与到有温度、有触感的课堂中来对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老师还精心准备了神秘奖励哟~
最后,《西方哲学的智慧》的课程内容本身丰富且趣味十足。它囊括了古希腊哲学、基督教哲学、启蒙运动后的近代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四个板块,并会从历史的、文化的、宗教的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剖析。
从“四个层次”上看《西方哲学的智慧》
西方文化:
从哲学的角度出发,纵观西方古今文化,形成对西方文化更加深刻的认识。
西方哲学知识:
课程内容囊括了古希腊哲学、基督教哲学、启蒙运动后的近代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四个板块,并会从历史的、文化的、宗教的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剖析。
同学们会通过学习历代重要哲学观点,理解相关的理论和阐释,逐步建立起系统的西方哲学知识体系,感受哲学在时代中的变迁和发展。在通识课程的学习中,对相对博大的西方哲学知识建立初步了解。
批判性思维培养:
哲学对人的滋养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就是批判性思维的训练,通过西方哲学的学习,在理论知识、哲学故事中践行批判性和逻辑性并重的思考方式,从而能够以一种更加客观的和辩证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
通识教育的价值:
开设通识教育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旨在提升同学们的人文素养,通过西方哲学的学习开拓眼界、训练思维、最终使个体灵魂得到滋养。
同学们在西方哲学的学习过程中将启发自己,修养人格,思考人生的抉择,思考如何看待生命和世界,思考要以何种态度去处世和应对万物。是选择做一名伊壁鸠鲁者及时行乐?还是做一名斯多葛主义者,严格按照宇宙理性的命令生活?还是如怀疑主义者一样认为世界不可认知而不为外在世界心动,以此追求灵魂宁静?
课程大纲&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论文结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