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音符里的思想盛宴——记人文学院音乐教育中心与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实践课程
2017-05-24  点击:[]

5月22日,一场将音乐溶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课程在人文学院音乐教育中心开展。本次课程由人文学院音乐教育中心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所长杨华副教授共同发起,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杨华副教授主持,人文学院音乐教育中心的马西平教授和曹耿献副教授主讲,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本科生参加。  

           

本次课程人文学院马西平教授、曹耿献副教授则分别从“乐的起源”、“二十世纪西方音乐的转向”对中国传统乐文化进行了深入的讲解和探讨。

马西平教授从乐的起源出发,谈到了“乐”起源于原始社会人类的生产实践,对“劳动、生产、实践、艺术”之间的联系作了深入分析,并以中华文化的“DNA”——仰韶文化和河姆渡文化为主线,对民族乐器中的陶埙、骨哨和骨笛的考古发现、历史发展和乐器价值作了图文并茂的展示,由此说明了中国音乐历史比西方音乐历史早两千多年的的现实依据。同时,马西平教授指出了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的民族音乐发展缓慢的现实问题。最后得出了“艺术是和平之物,是表达情感、信息交流的的形式”、“音乐是圣洁的,可以净化人的灵魂”的结论和“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人亡歌息、人亡艺绝”的深思。

随后,曹耿献副教授从“20世纪西方音乐的转向——有序和无序的兼容”谈到了中国音乐在创作理念上客观上是先于西方音乐的,并针对影响中西方音乐发展的文化土壤、政治经济因素与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作了深入探讨,曹老师以土耳其进行曲为例,给同学们深入浅出的讲述了20世纪西方音乐刚性与柔性的兼容,并通过一些音乐实例,给同学们讲解了不同时期音乐的内涵,曹老师这种“乐器和创作背后的故事”的叙事手法,使在场同学们接受了一次难能可贵的审美教育,并引发了同学们对传统文化发展和创新的深入思考。

课上,在场同学们与三位教授积极讨论,话题涉及民族乐器和民族音乐的传承、影响音乐发展的上层建筑因素、以及中国历史文化等历史、宗教、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同学们表示:从中国民族乐器的发展史来看,文化自信有着更为深厚的历史基础;从中国音乐创作的理念来看,以普遍联系为特征之一的辩证法更是深深地蕴含于其中;从艺术的情感交流功能来看,则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的陶冶法有了更加感性的认知;从民族乐器和民族音乐的产生、创作历程则会发现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根植于中国人民的劳动和生产实践,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因此,文化发展过程中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有了现实的意义。

P70522-092614_副本

本次音乐艺术与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及方法论的深度融合,是音乐教育如何融入其他学科的一种实践和尝试。通过与其他学科理论的碰撞,在不同的课堂中解读音乐自身的丰富性、哲学性、思想性以及审美价值,会使课堂因为有了音乐而更加生动且具有吸引力,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自身的学科理论,拓宽学生视野,丰富知识结构。

综上,音乐教育中心希望通过这次尝试能够加强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度的合作,并由此引发与其他学科的思想碰撞与相互交融。

                                                            供稿人: 刘俊峰  武星星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设计与制作: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