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社会现象有因果性吗?
【时间】4月21日(本周五)中午12:20—13:50
【地点】主楼E703
【本期主持人】郭小弦(社会学系讲师)
欢迎感兴趣的师生参与讨论!
离开“因为…所以…”之类的表述,日常语言几乎是不可能的。这能“证明”社会现象有因果性吗?因果性以及与之类同的“规律性”、“客观性”是common sense吗?
近年来,量化方法在各门社会科学中得到了普遍应用,探究变量间的因果关系俨然成为学术“时尚”。研究者热衷于追求因果关系,在探讨具体问题时甚至达到“言必称因果”的程度。围绕发现、分析、描述、解决问题这样一条“看似合理”的“逻辑”线索,实证研究者尝试建立基于因果性的技术路线,力求用因果性的科学理论揭示社会现象的规律。
然而问题是,因果性存在吗?我们为什么要认定因果性?如果不存在因果性,整个社会科学面临崩溃的危险。换“位”反思:哲学界对因果问题有哪些争论?这些争论为我们提供哪些洞见?时空毗连、因果顺序、必然联系是休谟理论中因果关系的三重含义,他的因果论影响了两个半世纪的科学哲学讨论,即人类如何从有限的经验观察推论至必然的因果关系?密尔指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基于经验相关才能推论因果。他的观点为现代随机分组实验的设计奠定了基础。康德(1781)却认为,“我们关于物先天地认识到的只是我们自己放进它里面的东西。”因果律只适用于现象界,不适用于自由的、实践的自在之物。金在权(1984)提出的随附性(Supervenience)思想认为,心理对于物理是既依赖又独立的关系,无时间之先后,因而不同于决定性的因果关系。近些年来,系统动力学领域提出的“涌现”(emergence)观也突破了因果观念,对还原论提出了严峻批判。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主流”或“非主流”的实验方法、统计模型、模拟方法、定性分析都尝试从不同的切入点对因果性进行探讨,在哲学、系统动力学等领域“热议”的因果性问题应该引起却没有引起社会科学的关注。与自然科学相比,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有其特殊性,这使得因果推论也较困难。例如,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人的行为有“艺术性”,而艺术是“绝对精神的感性表达”(黑格尔),不是线性的表达。又如,个体之人有自我意识,其行为又具有“任意性”,因此,对社会现象的因果分析要困难的多。
不同领域固然有各自不同的范式和“玩法”,甚至不可“通约”。但我们倒认为,社会科学研究不是完全“客观”的研究,各门学科可以“沟通”!社会现象的“因果性”是否可能?如何可能?各个学科如何看待这一问题?您对此类问题感兴趣吗?您想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吗?来参加人文学院青年教师联合会的双周辩论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