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贞观之德来万邦——丝绸之路中外艺术交流”李松教授讲座成功举办
2021-04-16  点击:[]

随着最后一页ppt展毕,时间已到了晚上十点一刻,明月渐上中天。虽已远远超过通常的下课时间,报告厅里却仍座无虚席,听众也积极提问,与讲说者交流一阵方才缓缓离场。这是4月9日发生在交大校园内的精彩一幕。当晚,北京大学美术学系主任李松教授,在1400报告厅进行了一场名为“贞观之德来万邦——丝绸之路中外艺术交流”的学术讲座,李教授无有停顿、滴水未进、一口气讲逾3小时,在座师生皆全神贯注、兴致盎然。对一场文艺讲座而言,这画面实不多见。


bc5b2e193bac4d3516ae59135f1e9c5


以来自我校国际教育学院的卢旺达的NDAYISABA SAFARI OLIVIER付伟同学所唱一首《丝绸之路》启幕,人文学院哲学91的阴睿同学用竹笛独奏《大鱼》、智慧金融006的阿克旦·艾尔肯同学跳起胡旋舞蹈,为讲座奏响序章,让我们跨越千年倾听来自遥远的古丝绸之路上的声音。


fb031446831ce398bd288d44202af49 7fc6d72445be2aeac7a25c56a3865d7


从来自古希腊的神怪、人头马身武士纹缂毛壁挂、希腊乐器来到太行山、来自地中海的女神、异域神兽、狮子、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的变种、阿富汗的大佛、护佑四方的天王;佛脚下的双兽、神秘天空的星象、人如何飞翔、三夷教、摩尼教、景教、火祆教、陶瓷之路;时髦的乐舞图、凹凸画、到甘肃出土的四坝文化权杖青铜器,李松教授以24个视点对比了中外各时期文物的表现异同,观察中国、印度、希腊、波斯四个文化传统,深挖其背后的文化密码,展现出亚欧大陆的多元文明共存的精彩景象。

《汉书·西域传》记载:“安息长老传闻,条支有弱水,西王母亦未尝见也。自条支乘水西行,可百余日,近日所入云。”基于现代地理的知识,李松教授指出这段古文所记录的,正是今中亚、地中海一线的情状,这展现了中国人在汉代跨越大漠、迈向远方的足迹。同时,在陕西定边汉墓壁画中的西王母乐舞世界图中,能看到西王母身边的侍从有西域风貌,由动物乐师演奏音乐的图示,也是中亚文化的惯用表达,这告诉我们当东西方人口来往的同时,文化也在暗自流动。如河南出土的汉代陶俑,竟与万里以外卢浮宫内的人形小瓶吹奏极似得乐器,这引起了李松教授的关注。他进一步发展古罗马“吹笛少女”雕塑、汉代“吹笛仙人”画像砖,以及伊特鲁里亚壁画上的演奏人手中,都握有相类似的双管乐器。随着研究的深入,李教授发现,这是唢呐在公元3世纪由波斯、阿拉伯传入中国的物证。而在今天闽西一带,唢呐犹保存着双管的结构。

沿着陆上丝绸之路,来自希腊的神话英雄赫拉克勒斯,逐渐变成佛陀身旁的犍陀罗力士、西安唐俑中的武夫,甚至影响了湖北武当山道教塑像的妆扮。而北京法海寺壁画,对狮子描绘的突然写实,揭示了明代郑和下西洋过程中的贸易往来,并印证着海上丝绸之路中文化的传播。讲座中,李松教授旁征博引,展现其相当扎实的学力,又幽默风趣,无损于文化本身动人的韵致。通过上百件中外文物与它们背后的故事,李松老师向师生们勾勒一幅不同文明通过宗教、墓葬、贸易、服饰甚至战争等各类形式的交往,而相互交流融合的历史图景,但这仅是他研究的基础意义。最后,李教授对大家抛出一个疑问:“(做这些对比的目的)是为了追寻人类文明神奇的足迹,还是寻找人类心灵的共性?”想必借人文之力呼唤那久已失落的巴别之塔,才是这次讲座更为深沉的余音。


4152223a63b37557d7b4cc7ff4e3f98


本次讲座是我校“通识大讲堂”125周年校庆特邀讲座,由本科生院和艺术教育中心主办,受到人文学院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除教务处处长王秋旺以外,人文学院书记许佳辉及各系所教师也出席了本次活动,本次讲座由教务处副处长杨建科主持。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设计与制作: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