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知党史  颂党恩  跟党走

            —人文学院组织师生党员观看并深入学习党史故事片

2018-10-08  点击:[]

9月28日及30日下午,为迎接新中国69周年华诞,增进师生党员的党性修养,人文学院分党委组织35名师生党员观看并深入学习党史故事片《风云1927》、《大会师》。这两部优秀故事片着眼于人民军队在血与火中的诞生及曲折发展历程,再现了八一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红军长征、会宁会师等重大历史事件,全方位地反映了特殊历史环境下老一代革命家为信仰立心,带领人民军队与腐朽势力进行艰苦卓绝地斗争,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使革命之火种星火燎原,使革命之精神薪火相传。

在此次观影活动中,社会学师生联合党支部钱玉燕从学校双一流建设与创新港内涵发展的角度对党史精神资源的理论高度作出评价:“影片《大会师》以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的史实为题材,再现了长征途中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从合到分”“从分到合”艰难北上、胜利会师的光辉历程,而影片《风云1927》则真实再现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下,中共中央在湖北武汉召开"八七会议"的这段历史,再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历史狂澜中坚定理想信念、独立自主开创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历程。观看这两部电影,让我们有机会重温党史,重新回顾长征精神,这种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如果我们都能够在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创新港内涵建设中发扬长征精神,立足岗位,勇于创新,那么学校的各项建设必然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机关党支部张科从复杂历史境遇与践行信仰的抉择考量角度出发表示:“《风云1927》还原了“八七会议”的历史场景。正是这种经过实践检验的信仰,让所有革命前辈都具有一种宁折不弯的顽强毅力、宁死不屈的奉献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让人民大众产生信任和信心,让追随它的人们坚信不疑、至死不变,使饱受战乱和侵略的中华民族从一盘散沙的状态转入斗志昂扬的岁月。八七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转折点”。

机关党支部范晓莹则从理想信念的培养模塑角度出发表示:“《大会师》讲述了长征途中,红一、二、四方面军从合到分,从分到合,艰难北上,胜利会师的光辉历程。在那样一个战争年代,共产党人是纯粹的,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坚定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而当下社会,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共产党人丧失了理想信念,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我认为加强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必不可少,并且不能流于形式主义,以往学习多流于书本,而今日纪录片带我们还原的艰苦卓绝的场景是生动的、震撼的。日后,支部可以继续开展类似活动,加强党员教育”。

社会学师生联合党支部马旭蕾从历史经验总结与精神财富继承的角度出发:“从挫折走向胜利的过程中,荆棘、坎坷,在一次次的重大历史节点上,中国共产党人明确奋斗目标,做出最利于中国革命胜利的决策;在一次次的挫折面前,老一辈共产党人不屈不挠,团结奋进,中国革命得以在曲折中向着胜利的方向前进”。

硕8088支部党员徐婉婷从历史与未来、少年志向与家国前途的辩证联系出发表示:“如今我们身处和平年代,物质生活多姿多彩容易使人丧失斗志、迷失自我。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国家的希望。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谈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由此可见,我们必须注重对少年信仰的培养。让他们了解历史的同时,深深的记住有国才有家,荣辱与共,唇亡齿寒。培养民族意识,让对国家未来的追求深深地扎根于每个人的心中。这种发自内心的深情和永恒不变的信仰就是我们国家永葆青春的力量!”

硕8086支部党员梁一帆表示:《大会师》与《风云1927》两部影片以宏大叙事、浴血奋战的画面再现了中国共产党走过的艰难岁月,使得观众对那段日子有了一个更全面、更完整的认识。从1927年南昌起义到1936年甘肃会宁大会师,近十年里,革命先烈们始终为心中的革命信念前仆后继,年轻的将士们不惜用青春、用生命为前方的胜利抛头颅洒热血,镌刻一道道血染的风采。今天的一切来之不易,我们出生在和平年代,未曾经历影片中战火纷飞的年代,但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我们也有我们的使命,我们定要将革命先烈们的宝贵精神变成推动我们成就自我、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巨大力量!”

在此次观影学习活动中,做到了“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辩证统一,广大师生党员增进了对“知党史,颂党恩,跟党走”等理念的践行落实意识,同时赋予了党史文化新的时代精神内涵,鼓舞着全体交大人继承发扬宝贵精神财富,以大局观与奉献精神为重,勇于担当作为,保持现实与历史的血肉联系,开创“西迁精神”新的时代精神境界!

文字:刘靓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设计与制作: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