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感怀 感言 感动”:2005届中文11班校友毕业十周年返校
2015-05-07  点击:[]

重拾记忆,再续友谊。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人文学院2005届中文11班校友从祖国四面八方赶赴西安,与当年的老师、同学相聚母校,共话十年发展,师生、同学之谊。

感怀:师生之谊地久天长

2015年5月1日晚6点,焦垣生教授、李明德教授,杨琳教授以及马宽强教授、张如良教授等当年的带课老师与20名返校校友们欢聚一堂、共话情谊。

2005届中文11班20名返校校友首先向各位老师及同学汇报了各自的工作、生活情况。20名返校校友从业范围广泛,在祖国的各个地区、各个行业、各个岗位上奉献青春、发挥光热。

焦垣生教授是2005届中文11班校友在校时的系主任,他代表带课老师向各位校友表达了关心与期望。焦老师谈到了中文系的发展得益于全体学生的优秀,希望各位校友能在今后工作学习中不断向社会这个更大的大学学习,“母校因大家而荣”,希望大家“常回家看看”。

李明德教授向各位同学表达了祝福与期望,希望大家能在不同工作岗位上发扬交大传统,取得更大成功,更希望大家不断关注中文系发展,关心学院发展。

马宽强教授向各位校友介绍了学校、学院的最新发展情况,希望各位同学能常来常往、互帮互持,在各个领域充分利用并发挥自己的校友作用,为交大、学院发展,也为个人发展贡献力量。

20名返校校友向各位老师表达了关心交大、关心学院发展的心声,共同祝愿交大、人文学院、中文系明天会更好。

感言:一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2015年5月2日中午9点,2005届中文11班20名返校校友齐聚主楼E-610会议室,与当年的班主任张勇老师一起共话十年发展。2015届中文11班部分同学也应邀出席座谈会。

唐懿校友谈到了自己工作的感悟:在人生的关键时刻,不经意的选择会造成长久时间后巨大的发展差异。

陈旭校友谈到了校园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转换与适应。他以自身的经历告诉大家:每个人都有选择什么样生活的权利,但是一定要不时地反思与调试,要把现实带进理想。

郭志强校友以自己航空公司机长的工作经历告诉大家在不同的工作领域一定要有专业精神,没有做不了的工作,只有害怕输的懒惰。

刘小丁校友从自己三段工作与创业的不凡经历,谈到了人生中对金钱、利益的追逐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事做一份自己想做的事业,实现自己心中坚持的梦想。

上官云艳校友告诉大家,平凡的岗位也可以谱写出不平凡的人生。

张勇老师总结了大家的发言,他肯定了2005届中文11班是中文系恢复招生以来男生最多、最有特点的一个班,也指出男生多的特点就是个性强、想法多。他指出,大家的感悟更多是对人生理想、个人价值追求的一种体悟,这样的体悟是每个人宝贵的财富,希望大家保持这样的反思精神,在今后的一个又十年不断践行所思所得,赢得更大、更辉煌的未来,获得更完美、更完整的人生体验和价值。

座谈会后,2005届中文11班的20名返校校友集体参观了西迁馆,进一步深入了解了交大的历史与文化。

感动:无悔青春永不言败

2015年5月2日下午4点,2005届中文11班返校校友篮球队与同届毕业的法学12班校友在学校教职工篮球训练中心举行了一场“追忆青春”篮球友谊赛。

两个班级篮球之谊有历史渊源。在校期间,从“新生杯”到“毕业杯”篮球赛,两个班级篮球队都是活跃在赛场上的两支劲旅。

十年后的今天,两个班级校友又再次相约球场,共同谱写了一曲“青春不言败”的感动乐章。

虽然球场上的队员大多已过而立之年,但是大家积极拼抢、默契挡拆,一个又一个好球赢得了在场同学的热烈鼓掌。

比赛结束,两个班级的校友篮球队相拥而庆,为能再聚球场感到欢欣鼓舞。赛后,两支篮球队的队员们合影留念,共同见证两个班级14年的深厚友谊。

结语

毕业十年,十年努力。2005届中文11班的校友们用自己十年的勤奋与卓越,践行了交大“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的校训与精神,希望他们未来能用一个又一个十年实现人生与事业新的梦想与光荣。

中文系

附件列表:本新闻不包含附件。


上一条:人文学院召开教师综合档案数据管理与服务平台培训会
下一条:中国书法系博士研究生参加“中国兰亭书法节”活动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设计与制作: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