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下,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和人文素养,2024年6月13日上午,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携手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在创新港成功举办了新港报告美育高端论坛第四讲。本次论坛特邀浙江大学哲学学院王俊教授莅临我校,带来主题为“站在大地上!——谈谈现象学的思想姿态”的精彩报告,旨在通过现象学的视角,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升综合素质。王俊教授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深入剖析了现象学的核心思想,并结合实际案例,展示了现象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本次论坛由西安交通大学哲学系妥建清教授主持,人文学院副院长张勇教授、人文学院哲学系主任王嘉新副教授出席本次论坛。
作为论坛主持人,人文学院哲学系妥建清教授在开场致词中首先介绍了新港报告美育高端论坛为实现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五育并举的重要意义,并为王俊教授的到来以及出席本次论坛的嘉宾和各位负责准备工作的老师们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与此同时,介绍了本次论坛的主讲人王俊教授在现象学、当代欧陆哲学、跨文化哲学以及非洲哲学等方向的研究成果,以及以现象学的思想姿态对我们重塑日常经验的启发与意义。
讲座伊始,王老师以奥地利新学校体系改革运动为切入点,引出了本次讲座主题 “站在大地上”(Bodenständigkeit)这一关键词的来源、重要性以及与哲学的紧密联系,强调其是现象学的基本精神的体现,与现象学的基本姿态一致。Boden指大地,ständigkeit是站在大地上的这种属性。这个词来源于奥地利新学校体系改革运动(work education),是这项运动的口号。这个口号与哲学有着紧密的联系。
随后,王老师从罗伯特·索科拉夫斯基的《现象学导论》中的三个基本形式结构角度,解释了现象学的研究对象。现象学的研究主体是现象,现象是发生的过程。王老师以意识的意向性为例,分别从部分与整体的结构,在场与缺席的结构以及多样性中的同一性结构出发,讲述了人的建构能力,指出现象学是描述一种建构的过程,即从部分建构整体,从在场建构缺席,从感知的多样性中建构同一的对象。但这种建构不是随意的,建构与生活世界密切相关。我们之所以能建构出一样的东西,是因为我们有共同的生活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讲,现象学强调我们要处在生活世界之中,也就是站在大地上。
讲座的第二部分,王老师阐述了胡塞尔“生活世界”概念的重要性,指出在胡塞尔那里,“生活世界”是蕴含可能性的大全,是一切意义构建的地基,是与海德格尔的“世界”、“大地”相统一的。并从“生活世界”视角强调了认知的整体性与开放性。现象学的“生活世界”所指的是包含自然和文化的“周围世界”。王老师指出这一概念是针对“科学世界”而言的,“科学世界”强调一种直接的对对象的把握。胡塞尔现象学之所以强调世界的“生活”特性,在于跟20世纪的科学意识形态进行区分。王老师讲到:“对生活世界的关注就意味着关注我们置身于其中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将之视为一切意义建构和实践的视域,以此来对抗客观主义视角下的世界异化和自我异化。”在现象学与科学的关系问题上,王老师指出现象学并不反科学,仅仅是克服技术的意识形态,即技术的绝对化。从认知角度讲,科学的认知方式不是唯一的可能性。认知是开放的,是一个不断建构出对象的意义的过程。
与此同时,王老师也通过胡塞尔、海德格尔、梅洛-庞蒂对于“世界”的理解强调了生活世界的先在性。在存在论的层面上,生活世界是绝对先在的前提,是一种存在信仰。指出作为背景的生活世界的存在是不可悬搁的。如果现象学的存在是一种“关系设定”,那么这种设定就是在生活世界中展开的。关系就是意义。梅洛-庞蒂认为“现象学的全部努力都在于重新发现与世界的天然关联。”(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通过对比科学与哲学的研究路径,王老师指出现象学为哲学开辟了新的领域,新的研究使命,挽救了哲学的危机。现象学重建“世界形而上学”的意图,并非是重新以某种古老形式的“本质主义哲学”去克服怀疑论和虚无主义,而是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不断对根基进行回问(Rückfragen)和反思。胡塞尔明确指出,境域化世界和主体建构的“发生”是以“存在”的有效性为保障的,而在现象学中,这种“存在”被呈现为存在物之间的“指引关联”(Verweisungszusammenfassung)。
讲座的第三部分,王老师讲述了现象学的另一个特征,即“未完成”的现象学。王老师列举现象学家对现象学的理解指出现象学是开放的、超越的。在传统的形而上学中,现象学不仅是认识论,也包括本体论与存在论。现象学讲人的特殊性,主体的特殊性以及个体经验的特殊性,这也是“站在大地上”所呵护的。现象学也是二十世纪人文精神的体现。王老师从人的本质问题研究历史维度表达了对人研究的转向。在传统的形而上学中,人的本质是被确定的,启蒙运动后人的本质是理性,但从20世纪后,对人的理解实现了转向。人是开放的,是可能性的汇聚。现象学的“未完成”在于人的无限可能性。基于此,王老师强调现象学不是一个封闭的理论体系或具体的哲学问题,而是一种思想姿态。
在论坛第四部分,王老师从当下出发,指出在当今不断加速的技术时代,现象学及“站在大地上”的思想姿态对我们的意义仍是重大的。首先,王老师从时代问题整体层面表达了“站在大地上”的现象学姿态对时代发展的重要性以及现象学面对时代问题的批判性。王老师指出“站在大地上”通达了人类一切实践行为及其历史成就,从整体上规定着人的存在本质。以“站在大地上”为思想姿态的现象学就是面对这个时代的批判性哲学。王老师通过讲述胡塞尔《逻辑研究》的写作背景指出哲学始终反映时代问题,理解时代问题对于研究哲学问题是必要的;强调现象学的批判性,其是对这个时代特有的人类自身理解和相应的科学主义观念的批判和反思。其次,王老师从当下技术生活的现状出发,从对加速的技术时代中的具体问题和批判出发,指出我们应该以“站在大地上”的姿态,从个体与宏观两个层面重建日常经验。王老师以对色彩的感知为例,提出要重塑人性化的整全感知;谈到人工智能领域中的“深层意识”的重要性,指出人与机器的区别在于“遗忘”,人的特殊性在于其与世界的紧密的互动关系。
讲座的最后,王老师总结点明主题:“站在大地上”是现象学的思想姿态,强调回到日常经验,为个体和人类生存建构新的意义系统和精神生活的重要性。
讲座深入浅出,紧扣时代发展主题,激发了校内外师生的热烈讨论,在报告互动环节,来自不同院系专业的同学们就胡塞尔所谓“如科学般严格的哲学”中的“严格”具体内涵、胡塞尔与康德的在认识论层面的关系、如何从现象学的角度看待色彩本质等问题与王俊教授展开了深度的交流。王教授针对同学们的问题一一解答,指出“严格”是一种认知的完整性,这里的“科学”不是自然科学,而是自然科学的奠基;指出现象学所谓的“实事”是指认识经验,在这个层面上肯定了胡塞尔与康德在认识论上的相似性;对于颜色的本质问题,王俊教授认为色彩是一种感知,现象学更多是从描述方法上讨论色彩,且强调色彩与主体性密切相关。
论坛最后,人文学院副院长张勇教授代表研究生院向王俊教授表达了诚挚的感谢,为王俊教授颁发纪念证书,并与在场嘉宾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