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讲坛——教授系列讲座第354讲
讲座时间:2015年11月11日19:00
讲座地点:主楼A203
讲座人:乔建中教授
讲座主题:民族管弦乐队与20世纪音乐史
主办单位: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教务处
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讲座视频:西安交通大学学术资源平台http://meeting.xjtu.edu.cn
讲座话题:e瞳网《交大知道》http://www.eeyes.net/
公共主页:人人网-西安交大学而讲坛
学而讲坛QQ群:111068868
学而讲坛微信公众账号:xjtuxejt
学而讲坛资料:http://cc.xjtu.edu.cn课程网站排行榜之《学而讲坛》
每周三不见不散,并不定期有加场,欢迎全校师生及社会公众届时参加!
个人简介: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前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任福建师大、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杭州师大、西安音乐学院特聘教授;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长(2006—);《音乐研究》副主编、《人民音乐》《音乐艺术》编委、香港中乐团、新加坡华乐团顾问;1992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著有《论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划分》(合)《瑶族民歌》(合)《土地与歌——传统音乐文化及其历史地理研究》(1998,首版;2009年,修订版)、《叹咏百年》、《中国经典民歌鉴赏指南》、《中国音乐》、《国乐今说》、《乐事文心》、《望—一个老农28年间守护一个民间乐社的口述史》等,编著、主编《中国音乐年鉴》(1990—1992)《中国音乐典藏大系》、《中国锣鼓》《中国传统艺术百科词典音乐卷》《音乐学概论》《中国音乐学经典文献导读——传统音乐卷》《华乐大典•二胡卷》、《中国音乐地理》等辞书、学术文集共15种。
讲座简介:
中国的现代民族管弦乐是20世纪中西方文化长期碰撞、交流的产物;也是世纪文化转型的结果之一;对于中国传统音乐而言,它是一个全新的样式,新兴的乐种,中西结合的新型音乐体裁。如果从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管弦乐队,即成立于1924年的“大同乐会女子古乐团”算起,已经有91年了。这期间,“民乐”走过了一条曲折艰难的路。但总的来说,它是在不断完善和进步的历程中走过来的。今天,在华人世界,可能已经有上百个大大小小的同类乐团,也积累了数以百计的不同体裁、题材、风格的优秀作品,俨然成为世界上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成熟的乐队样式之一。那么,这种乐队是在何种文化环境中诞生成长起来的?它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人们曾经对它作出什么样的评价?当前人们对它抱有什么态度?它今后会如何发展?本讲座一方面回溯这一新型乐队诞生之前的传统乐器、乐队的历史积累,另一方面论述其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曲折历程。最后以“传统还能给我们什么”的诘问,希望它在不断汲取传统养分的坚守中茁壮前行,继续保持与这片沃土的亲密关系。唯其如此,中国民族管弦乐才有可能闯出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