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富研究生美育教育内涵,切实做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以美培元,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2024年5月7日晚,由研究生院主办、人文学院承办的新港报告美育高端论坛第二讲在新港报告厅火热开讲。南京大学中文系沈卫威教授莅临我校,为西安交通大学的学子带来了名为“民国长安文学的十二个瞬间——大文学视野小时空叙事”的学术报告,吸引了200余名校内师生现场聆听和近800人观看线上直播。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主任罗婧、人文学院副院长张勇教授、人文学院中文系曾祥金副教授等参加了本次论坛。
作为论坛的主持人,人文学院副院长张勇教授对于沈卫威教授及各位嘉宾的莅临表示了衷心的感谢,介绍了沈教授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方面,尤其是胡适研究、茅盾研究、学衡派研究和文学档案研究等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和贡献。
报告伊始,沈卫威教授题解了“民国长安文学的十二个瞬间”这一富有文学化的表达方式,每一个“瞬间”实际上都是与民国时期长安文学密切相关的历史节点和时空叙事。
这十二个历史“瞬间”中既有人们所熟知的文学名家鲁迅、萧红、萧军、丁玲、吴宓、茅盾等人与民国长安这座城市之间的“交互”所激发的文学创作与时代沉思,也有钱穆等学者立足于战时特殊背景和长安城蕴含的秦汉文化精神层面所生发的社会创想。
沈卫威教授认为,由于天堑的阻隔,民国时期西安的历史文化遗存没有受到较大的破坏,加之革命年代全国各地的文学家奔赴延安时常途径长安,因而在民国长安的时空坐标系内,人与人、人与城之间,过去与当下之间,政治、文学与人情之间交织互动,产生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瞬间”,这些瞬间凝结在诸多的传世文学作品中,亟待我们深入研究。
沈老师的报告以妙趣横生的内容和激情洒脱的讲述收获了广大师生的热烈反响。在互动提问环节,来自未来技术学院、数学学院和人文学院的同学与沈教授展开了深入交流。人文学院书法专业研一的周俞林同学就沈老师提及的《围城》趣谈,提出了如何看待“地域歧视”和“学科歧视”的问题。沈老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不失幽默地回应道,许多刻板印象的说法都是没有充分根据的;学科资源差异亦然,但这并不妨碍不同学科研究者各有其精神世界和独特优势。
论坛最后,人文学院张勇副院长和研究生院培养办罗婧主任向沈卫威教授颁发了纪念证书,并与论坛嘉宾一同合影留念。
人文学院
2024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