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人文学院组织教师党支部参观西安国家版本馆、蔡家坡村乡村振兴项目和火车头雕塑园
2023-07-17  点击:[]

7月14日,在党委书记纪梦然带领下,人文学院中文系党支部联合艺术系党支部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参观了位于鄠邑区的国家版本馆、蔡家坡乡村振兴项目和火车头雕塑园,参加本次活动的还有哲学系师生联合党支部、中国书法系党支部和院机关党支部的党员和教师代表。



上午9点半,人文学院教师抵达位于鄠邑区圭峰山脚下的国家版本馆。国家版本馆除位于北京昌平燕山脚下的总馆外,还在西安、杭州和广州分别建有分馆,馆名分别为文瀚阁、文济阁、文润阁和文沁阁。西安国家版本馆文济阁于2022年7月30日正式开馆,履行国家版本资源保藏传承职责,除了珍本古籍版本之外,还以保藏延安以来的红色文化版本以及丝绸之路相关版本见长。在讲解员的导引下,教师们先后参观了中国文化经典版本展(西部篇)、延安精神版本展和丝绸之路版本展。西安国家版本馆党委书记、馆长白光亮介绍了版本馆相关情况,双方表达了强烈的合作愿望,沟通了合作领域。



在参观完国家版本馆后,人文学院教师又来到鄠邑区参观了蔡家坡村乡村振兴项目,近期正在展出第五届“忙罢艺术节”相关展览。人文学院艺术系教师也参与了“中国第一本全景式村庄记录图书及展览”等项目。该展览包括终南戏剧节、生态艺术项目、社区艺术项目等多个板块,突出关注乡村社会的乡约、乡礼、乡俗、乡庆等传统,将乡土变为艺术空间。教师们参观了位于村委会的民俗展览,展览以关中农村常用农具为展示对象,将民俗化为艺术品。随后大家又参观了位于蔡家坡村农田间的终南剧场。村落中的民居墙壁上布满了艺术家创作的壁画,田间也陈列着艺术装置,将乡村的农业空间变为令人回味的艺术空间。



下午,大家来到位于鄠邑区余下镇的火车头雕塑文化园。园区建立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工业区基础之上,园中陈列的火车头和绿皮车厢令人回想起当时工业兴旺、火车轰鸣的场景。如今,在艺术家张金平的整合开发下,当年的工业园区已经变成了一个以雕塑和匾额为主要展品的艺术馆。大家首先参观了展览馆一楼的雕塑馆,馆中汇集了国内外各大名家的著名雕塑作品。二楼则收藏展出了四五百件关中地区历代匾额。在张金平的讲解下,大家既从艺术的角度感受了书法之美,也从文化的深度感受了传统社会的民俗与文化。



哲学系党员常新教授表示,文化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积累起来的观念和思想,它对塑造一个民族精神气质,维系一个民族绵延不绝至关重要,清末的龚自珍曾言“欲要亡其国,必先亡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保留一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是每个民族极其重视的事。西安国家版本馆是国家四大版本馆之一,珍藏中国历史文化典籍量大质优,是中国历史文化“基因”种子库。版本库为优秀传统文化的返本开新,进行“双结合”文化建设,为构建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

哲学系青年教师王赛表示,整个参观过程感受到视觉和精神上的双重冲击。看到数不胜数的中华传统经典古籍,精神一下子被震撼了。盛世修文,文证盛世,这是中华民族的气度与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在当代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作为一名人文学者,要更加自信地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同时也要担负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和责任,为瑰丽的文化事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中文系党支部书记罗军凤教授表示,广义的版本,是一切有意义的文字或符号的附身之所,是人类文明历经岁月之河的足迹,承载着国家、民族的文化命脉。西安国家版本馆,不仅收藏着巨量的古籍,也荟聚着中华文化向外传播的历史,是中华文化对外宣传的窗口。西安,蕴育了周秦汉唐的盛世文化,也在新时期的文化复兴中扮演重要角色。对接古代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让优秀的文化基因传承下去,是教育文化工作者的担当。文化传承,首先出于热爱。余下雕塑馆、匾额馆的成功,与创始人张金平对关中文化的深刻体认与传承自觉密切相关。文化传承,更需要培养学生。版本馆要发挥更强的作用,需要培养学生对文化强国的自信,自觉加入传播、创新的行列。

中文系党员魏策策教授表示,西安分馆结合西部文化特色,让每位参观者受到深深的洗礼与陶冶。关中匾额艺术博物馆和忙罢艺术街区独具匠心,在人与自然的美好融合中信步艺术的殿堂,人在画中,心若仙游。尤其是关中匾额艺术博物馆的创始人激情的讲解和浩瀚的收藏,让人震撼之余不仅体味到艺术的魅力,更看到了艺术家们不懈的追求和情怀。每一个版本、每一张匾额、每一尊雕塑背后都蕴含着一个个不为人知的故事,就像陈忠实从匾额背后的文学历史中找到了《白鹿原》的创作灵感,相信每位凝视这些艺术品的驻足者都会与之产生心灵的对话。

中文系党员曾祥金副教授表示,西安国家版本馆南倚秦岭,北望渭川,完美地贴合了实现文化种子“藏之名山、传之后世”的主旨。以西部为主的中华经典版本故事和展示丝绸之路文明的版本展让人印象尤其深刻,因为它们在展现版本力量的同时将陕西地方文化融入其中,发出了属于自己的“长安声音”。

中文系孙飞鹏副教授表示,古代丝路沿线少数民族文献中曾运用“活字印刷”技术,这项发现更新了我们对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的认识;期待同版本馆合作,在“丝绸之路版本展”中阐释与展示相关学术新成果,更好地宣传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艺术系青年教师董琪表示,西安国家版本馆是打造文化自信、展现时代气度的新标识,是构筑传承悠久文明、赓续中华文脉的种子库,是塑造展示良好国家形象、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金名片,展区的辉宏展示也让大家感叹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以及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多年的厚重历史积淀。此次参观对做好优秀传统文化展陈和收藏工作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中国书法系青年教师刘琰表示,在关中匾额艺术博物馆见到了大量不同书体、不同文字内容的明清民国时期匾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时期关中地区的民俗和书法艺术特色,像这样集中的匾额展示实在难得。对我们对陕西地区书法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大有裨益。

学院机关党支部积极分子刘千瑞表示,这次主题党日的学习更深刻地体会到中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也深刻感受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和价值。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更加坚定了自己入党的信仰和追求,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将更加努力地学习,不断增强自己的文化自信和历史责任感,继承和发扬伟大建党精神,自觉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在这次充满人文底蕴和艺术气息的参观学习中,各位老师纷纷表示收获颇丰。人文学院将立足于关中地区的本土文化资源,在学术研究中彰显地域文化优势,不断将科研与民族文化振兴联系起来,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文字:中文系党支部

图片:张杰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设计与制作: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