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晚,在主楼C座的405直播教室中,一场主题为“风雨征程,华章璀璨 ——建党百年红色经典交响音乐品鉴”的全国见面课成功举行。这是陕西省首届精品在线课程、西安交通大学通识核心课《交响音乐赏析》本学期的最后一次全国见面课的直播现场,人文学院音乐教育中心的曹耿献副教授主讲本次课程。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举国上下共庆党之百岁华诞,而中国特色的交响音乐也走过了近百年的创作历程,作曲家们用交响音乐见证不同时期的沧桑历程。”曹耿献副教授首先介绍了建党百年与中国特色交响音乐的联系,“从建国之前的革命斗志到新时代的华章奏响,中国的交响音乐也在表达着不同时代的精神实质。”

曹耿献老师在课堂上强调,从萧友梅先生所创作的《新霓裳雨衣曲》开始,中国的作曲家们开启了中国特色管弦音乐的创作之路。以西方音乐体裁形式与作曲方法为载体,在交响音乐的创作中凸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传承中华之精髓、弘扬中华之文化、表达中国之精神,形成了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的交响音乐作品。而交响音乐作品在中国的发展,离不开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引的创作方向和精神,也离不开建国初期毛泽东提出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政策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引领。
课堂上,老师和同学们一起通过一首《红旗颂》重温开国大典上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激动人心的时刻。本课程的选课学生杨峥同学,现场用小提琴再现了温暖优美的“红旗主题”,通过曹耿献老师的讲解和分析,大家了解到了这部作品所蕴含的“中西融合的创作思维”。

朱践耳创作的的交响合唱《英雄的诗篇》,直播现场的同学们通过朗诵与音乐品鉴,回味毛泽东长征诗词所蕴含的磅礴气势与乐观主义革命精神,感受中国诗词的内涵与魅力,品味交响合唱与音乐的丰富内涵。

最后,曹耿献副教授总结道:“建党百年是波澜壮阔的奋斗史,为红色经典音乐的诞生与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引,赋予了灵魂,给予了养分;百年交响也探索前行的艺术路,在中国特色与民族风格交响音乐的创作耕耘中,践行了艺术观念,启迪了艺术思想。”
《交响音乐赏析》本学期的最后一次全国见面课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课程虽然结束,但是蕴含在音乐中的力量与精神却鼓舞着每一位线上线下的同学。
百年沧桑,百年征程。
思想之光,璀璨不朽!
艺术之作,华章不辍!
供稿人:音乐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