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聚焦党代会,谱写新篇章】瞄准制高点,再创新辉煌
2020-11-12  点击:[]

 

 

光影流转,凯歌奋进。2016年到2020年,人文学院的科研工作始终朝着“顶天立地”的大方向前进——既仰望星空,怀抱逐鹿国际的‘顶天’气魄;又脚踏实地,秉持服务国家的“立地”追求。五年来,人文学院聚焦基础研究和世界前沿,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了一批标志性科研成果;五年来,学院对接国家需求和重大项目,主动融入全国创新网络,顺利实施了科研任务目标管理。

一、夯实科研基础 提升学术水平

1. 科研项目立项取得一系列历史性突破

“十三五”期间,学院科研项目立项呈现出级别更高、数量更多、类别更多样的特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立项不断创历史新高。斩获国家级重大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4项,均实现历史突破,国家艺术基金实现零的突破,艺术学科教师也实现了教育部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零的突破。近五年,学院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面上项目42项,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批方面不断取得新的突破,迄今已获批6项。此外,获批教育部等国家部委项目24项,其他省部级项目55项,纵向科研项目立项保持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

2. 指标性业绩质量提升,更多高水平科研成果发表

五年来,我院教师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成果共计636篇,其中权威期刊、SCI、SSCI期刊等269篇,CSSCI期刊318篇;出版学术专著56部,学术研究质量进一步提高。

近五年来,学院教师、教授在顶级期刊、权威期刊发表多篇文章:在《社会学研究》刊载边燕杰教授的《中国人的职场交往与收入——基于差分方法的社会资本分析》、《论社会学本土知识的国际概念化》、程诚副教授的《社会学研究》刊载《同伴社会资本与学业成就——基于随机分配自然实验的案例分析》等;在《哲学研究》刊载龚建平教授的《论孔子的言说方式——以“仁”为例》、《伦理与道德张力下的儒家“成人”道德及其反思》、妥建清教授的《马克思的宗教生产理论探绎》、《马克思的戏仿论探蠡》、王嘉新副教授的《朝向更完整的实在性概念:胡塞尔与舍勒论实在与还原》等;在《文学评论》刊载张勇教授的《文化心理结构、伦理变迁与乡村政治——陈忠实笔下20世纪中国乡村社会的“秘史”》;在《人口研究》刊载郭申阳教授《留守儿童的社会心理健康——来自陕西省泾阳县一个随机大样本调查的发现》等。


近年出版部分专著


3. 科研成果获奖种类多样,科研影响力不断提高

“十三五”期间,我院科研成果获奖等级不断提升、类型更加多样,获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调研报告类)三等奖1项,陕西省第十三、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7项,其中一等2项、二等4项、三等11项。在具有国际声望及影响力的艺术类奖项也有所突破,董琪讲师获2019德国红点设计奖一等奖1项、ASIA DESIGN PRIZE2019一等奖1项、A' Design Award二等奖1项。



2020年9月,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科创月”活动的举办为展示科研成果、加强学术影响力创造了良好契机。活动期间共举办系列活动27场次,共邀请校外嘉宾159人,签订合作协议共10项,签约金额共513万元,揭牌成立联合机构7个并达成合作意向。“科创月”活动充分展示了我院的建设成果和科研成果,有效加强了与国内外学者的学术交流,迅速扩大了我院的声誉,得到专家学者、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充分肯定,为未来的发展与合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13249623541228935


4. 科研基地建设稳步发展,充分发挥“智库”功能

学院现有1个省级基地——实证社会科学研究所,该基地立足“理论导向的实证研究”,以关系社会学为支柱,重点发展关系社会学与社会资本研究、社会分层与劳动力市场研究、人口与城市化研究、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干预研究、新时代社会心理趋势变化和问题研究;目前科研团队人数39人,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多学科理解的社会网络模型研究:人际社会网络对资源配置影响的正负效应”、“‘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移民流入的模式与空间特征研究”、国社科十九大专项项目“实现更充分与更高质量就业的机制与对策研究”等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年均投入经费25万元。2018年该科研平台顺利通过陕西省社科联评估,被评为陕西省社会科学普及优秀基地。目前实证社会科学研究所正在积极参与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开展的第二次中国专业性智库—高校智库普查及CTTI增补申报工作。


6 


近年来,随着学校对文科“经典强用”的学科定位要求,以及对于学者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等一系列政策引导,学院积极动员各学科教师在基础理论研究的积累上,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注重应用对策的研究,充分发挥“智库”功能。学院多项决策建言获得采纳批示:2016年获得陕西省常务副省长梁桂批示1次,并被《陕西日报》和国内多家网站报道转载;2017年获得陕西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陈强部长批示1次,陕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省长庄长兴的批示3次;2018年智库研究成果获中央领导同志批示1次,获得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批示1次并被政策文件采纳;2020年,获得国家民委和中宣部采纳各1次,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有益的智力支持。

面对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学院积极动员科研力量发挥研究专长,组织决策建言及应急专项课题申报工作,研究成果对疫情防控发挥了积极作用。卢春天教授、贺力副教授提供决策建言《利用多源大数据辅助研判社区疫情风险》,郝明松副教授敏锐关注到疫情防控中存在的漏洞,聚焦来华外国旅客疫情防控问题提交建言,体现了学者的勇于作为和主动担当;边燕杰教授组织研究团队,开展“防疫社会资本”的研究,探索我国人民如何基于深厚的家庭亲友关系网络防疫抗疫,并发表5篇学术论文;杨沈龙副教授关于疫情背景下的公众心态与心理建设促进研究:认知—情绪—动机整合视角项目获校新冠病毒应急科研项目立项。

二、加强顶层设计 创新管理制度

1. 量化考核科学规范,科研服务细致高效

向改革要动力,向管理要效益。2018年,学院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公开广泛多次征求全校教职工意见,数易其稿,最终经全院教职工大会表决通过《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绩效分配改革实施办法》。《办法》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产出科研成果为绩效分配的重要依据之一,向承担科研项目的一线教职工倾斜;向关键岗位、优秀人才、业务骨干并做出突出业绩的教职工倾斜,从而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激励科研人员潜心研究。

学院进一步释放创新活力,管理到位,服务周到,严格落实科研经费审批流程,并配合学校社科处、财务处做好科研经费的网上报销,经费管理日渐规范;讲座申报审批、横向科研课题审批均实现线上办公,信息化的高效服务真正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教师少跑路”。

2. 精心开展科研组织工作,分类指导促进科研水平提高

近年来,学院对国家级科研项目实行点对点动员,全过程管理,组织学科内、院内评审工作;组织报奖经验分享会、项目申报经验交流会等,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有效提高了申报动员效率及申报材料质量,从而提高了项目获批率。

自2018年9月起,学院启动了艺术类学科科研水平提升计划,采取了建立交流群、多级论证会、跨学科讲座等一系列举措,开展了一系列交流活动,提升艺术类学科教师科研水平及成果结构,实现了教育部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零的突破。经过科学筹划与组织,学院教师科研积极性显著增强,逐步形成了信息互通、经验互助的良好科研氛围。


人文学院组织2018国社科项目申报及重大项目选题征集会1 知名学者就项目申报与学术道路与青年教师座谈

2020国社科院内论证会 (3) 艺术学科教师项目申报经验交流会1


3. 创新科研组织载体,探索科研组织模式改革

自2016年学校规划建设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以来,人文学院以创新港内涵建设为契机,整合资源及人才力量,成立实证社会科学研究所、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文化与影视传播研究所、艺术设计与文化产业研究所等4个研究所;建设了信息哲学与智能社会基础理论研究中心、社会经济调查与政策模拟实验室、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综合实训室、语音及影视多媒体数字文化实验室、创意艺术实验室、行为观察与情绪研究实验室等6个实验室平台,以及19个研究中心,使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成为汇集科研资源,助力学科建设的重要平台。


IMG_8642


4. 结合“跑5”工作,进一步加强校地合作与科研成果转化

五年来,学院结合自身优势,不断凝练研究方向,组建优势科研团队,与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业搭建数个合作共建科研平台,进一步提高了科技服务能力和水平。

2019年初,根据学校全面开展“跑5”工作的通知要求,学院党政联席会成员带动全院成员,走出去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科研团队等“跑”资源、“跑”项目、“跑”合作,建立联系、了解信息、寻求合作,争取项目、平台、经费等支持,同时邀请上级部门领导来学院调研,在宣传学院的同时争取各项支持。截止2020年9月底,人文学院跑校外单位共398人次,作为主体落实单位,共与外单位签署横向技术合同及合作协议36项,合同金额336.08万元,争取社会捐赠项目4个,总经费519万元。“跑5”工作的实施,使科研成果有“用”有“为”,为学院发展赢得了广阔的外部空间。

2016年以来,学院科研工作在科研创新团队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服务地方建设能力方面持续发力,科研工作劲头十足。“十四五”在即,学院将继续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发展,充分发挥创新港平台的作用,以“四个面向”提升科研水平,搭建跨学科平台、建设跨学科团队、开展跨学科研究,凝心聚力,实现科研工作新的跨越式发展。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设计与制作: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