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进军创新港】人文学院举办“线上+线下”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2020-07-15  点击:[]


7月13日上午,人文学院2020年(第四届)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在创新港开营。全国重点高校共有342名大学生报名,经过学院选拔,最终共有184名优秀大学生参加本次夏令营活动。由于受到疫情影响,为了给同学们创造更安全健康的夏令营活动环境,本次夏令营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包括西安其他重点高校在内的32名同学参加开营仪式,并参观了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创新港及朗园宿舍。人文学院院长李黎明教授、党委书记许佳辉、副院长王伟副教授、党委副书记王劲副教授以及各系所主任、支部书记参加开营仪式。仪式由副院长张勇教授主持。



张勇副院长在致辞中指出,本次人文学院夏令营共创造了四项纪录,其一,形式最特别:夏令营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其二,夏令营活动首次在创新港举办;其三,本次参营人数创历史最高纪录;其四,学院及各招生系所党政班子非常重视本次夏令营活动,悉数参加开营仪式。人文学院希望能够在受到疫情影响的当下,为所有参营的优秀学子举办一系列丰富有意义的夏令营活动,期待各位学子未来在创新港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大展宏图。

院长李黎明教授在讲话中详细介绍了人文学院的历史渊源和各学科的发展历程,指出学院在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交大文科学院孵化器的重要作用。他表示,在人文学院不断完备的学科体系建设中,正需要来自全国各重点高校不同专业的综合性人才,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交大的人文建设注入新鲜血液,为西部和国家的人文社科发展贡献自身的力量。



哲学系、社会学系、中文系、艺术系和书法系的五位系主任分别从本专业的历史溯源、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科研成果、社会服务和社会影响等五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为同学们接下来的专业选择、研究方向选择和自身未来发展规划提供了全面的参考。

哲学系马文保教授讲到,哲学系在长期的学科发展过程中,历经三次分化成为了人文学院内部发展建设的母体与孵化器,形成了完备且独具特色的本-硕-博-博士后人才贯通培养模式。社会学系卢春天教授介绍,社会学系历经16年的学科发展形成了两大特色:理论导向和政策导向的实证研究;创立关系社会学并在该领域做出显著成绩,西安交大社会学会立足西部,研究西部特色,勇于创新,以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科学实证精神的人才为己任;中文系王瑶副教授谈到,中文系在当前以及未来会不断探索新的学科发展方向,期待多学科不同背景的碰撞,2019年建立的文学与影视传播研究所也会在未来为想要在影视文创方向作深入研究的同学们提供更多的实践与创作机会;艺术系蒋维乐副教授讲到,交大艺术系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思维、勇于探索、敢于担当的高层次应用型综合人才,并持续为校内外环境建设贡献大力量,学校与米兰理工大学合作成立的联合设计学院,也为同学们自身和学科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书法系杨晓萍副教授谈到,书法系一直以传承历史文脉为己任,逐渐形成一套完备的师资队伍,发扬西交书法人深厚的文化传统,在身为西交书法奠基人钟明善教授的带领之下培养优质书法人才,实现学科创新性发展。



“希望在未来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中,大家都能够总结和发扬中国经验,发出中国话语,发出西交的声音,发出我们的声音。”张勇教授在总结发言中谈到,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是智慧学镇,同时也是西安交大的二次西迁。半年内总书记和总理都来到西安交大莅临考察,这体现出党中央和国家对学校发展的重视和期待。西安交通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未来的每一位交大学子也都将与西安交大和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的发展建设同呼吸共命运,期待同学们更多的优秀学子加入到这一历史创举之中。



开营仪式结束后,学院带领营员们线上参观西迁博物馆,带同学们回顾交大发展的历史进程与成就。到场的32名同学参观了人文与社会科学研院、朗园宿舍等创新港学习和生活环境。营员们纷纷表示,这是自己参加过的“最有仪式感的”夏令营,他们对学校、学院所提供的软硬件条件非常满意,报考西交人文学院的热情空前高涨。开营仪式后,人文学院还会继续组织为期3天的学术讲座、线上交流、专业面试等活动。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设计与制作: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