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30日晚间,人文学院在教学主楼E707报告厅举行了以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论文写作与规范为主题的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讲座。人文学院院长边燕杰教授作为主讲人精彩开讲,人文学院副院长李黎明教授主持讲座,人文学院全体师生及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等学院的部分师生参加了讲座。

讲座中,边燕杰院长以自己多年来国内外学术研究的经验给大家讲述了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论文的写作要求及核心规范。他讲到,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论文写作要把握住“问”、“思”、“写”、“改”四个关键节点。“问”要注意“问时”、“问何”、“问句”、“问式”、“问后”五个环节;“思”应做到“思新”、“思创”、“思证”、“思结”四个方面;“写”需“写好第一句”、“写好第一段”,并且要注意“文思的流畅”。写的要领还应注意文献的取舍、事实的陈述等方面;“改”的要领应在“自读自改”、“他读再改”环节多下功夫。最后,边老师还总结出哲学社科科学学术论文写作的总体特征是“使用自然语言描述科学问题”;中西方学术的差异是“中国术大于学”,“西方学大于术”。但无论如何,希望大家在写作时注意区分学术研究本身和学术论文写作的异同,把握不同语境下学术写作的基本规范和特点,在不断提升自己学术研究的同时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人文学院副院长李黎明教授做了总结发言。他充分肯定了边燕杰教授有关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论文写作的规范要求和经验,同时还强调了学术论文写作规范的重要性。希望在座师生能认识到写作规范是整体学术规范的“万里长城第一关”。他认为,坚持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既保证了学术研究转换为学术论文的信息保障,又创造性地完成了又一次学术之旅,是我们提高学术研究能力、培养学术规范、锻造学术作风、形成学术流派的重要支点。
讲座最后,边燕杰教授和李黎明教授还就学术论文写作规范的相关问题和政策同与会师生进行了交流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