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西安交通大学召开“信息时代的哲学精神”全国学术研讨会
2014-10-14  点击:[]

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分析》编辑部、西安交通大学国际信息哲学研究中心和陕西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共同举办的题为“第十届《哲学分析》论坛:信息时代的哲学精神全国学术研讨会”于10月12日到15日在西安交通大学召开。来自全国的30多位专家学者和我校部分哲学专业的博士生参加了本次会议。本次会议共录取学术论文20篇。其中包括两篇分别由法国和丹麦著名学者提交的论文。

本次会议的内容是对西安交通大学邬焜教授创立的信息哲学的基本理论和观点进行专题讨论。参会论文和专家们的讨论针对邬焜信息哲学的整体思想或某个观点、问题进行评论、批评、商榷或比较研究。著名的符号信息学家哥本哈根商学院教授Søren Brier先生和他的中国学生周理乾博士还进行了视频发言和讨论。

会议宣讲和讨论的重要论文包括:

(法)Joseph E. Brenner:《作为信息时代精神的哲学——对邬焜信息哲学的评论》;

周理乾、(丹麦)Søren Brier:《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哲学?——评邬焜教授的信息哲学体系》;

钟义信:《从信息科学视角看〈信息哲学〉》;

苗东升:《由邬焜信息哲学想到的》;

肖 峰:《信息哲学并未带来“全新的哲学革命”——就三篇文章与邬焜先生商榷》;

邓波:《信息本体论何以可能?——关于邬焜先生信息哲学本体论观念的探讨》;

段伟文:《从世界的痕迹到事实的创造——对信息哲学的反思与追问》;

王健:《信息存在论的建构路径与哲学观念变革——对西蒙栋和邬焜信息哲学的比较》;

李国武:《信息哲学的创立者——邬焜教授的学术品格》;

康兰波:《邬焜“存在领域的分割”理论及其意义》;

邬天启:《从信息世界的发现反思存在与哲学基本问题》;

李乖宁:《论符号与信息——关于技术哲学与信息哲学的一种比较》;

王有腔:《“客观知识”辨析——兼谈波普尔和邬焜的观点》;

董思伽:《信息哲学作为一种新兴哲学能否解决现代西方哲学危机?》

本次会议的内容具有国际视野、时代前瞻性,既有对邬焜信息哲学的肯定和褒扬,也有开拓和商榷。会上专家学者们学术交锋既友好又激烈,充分展示了学术自由探索的魅力。

本次会议的召开一方面彰显了邬焜教授创立的信息哲学的创新意义和价值,另一方面又有助于清晰了解国内外信息哲学研究的现状和更好的推动当代信息哲学的发展。

《哲学分析》杂志将从会议论文中选取两组文章连同邬焜教授的回应文章分两期连续发表。会议论文进一步修改后还将列入“西安交通大学信息哲学丛书(第二批)”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已与出版社签订了出版合同)。

据悉,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分析》论坛是专门针对国内有建树的哲学家个人设立的学术讨论形式。该举措在中国哲学界开辟了先河,在国内外已造成了很大影响。前九次论坛分别对国内有影响的六位哲学家的学术思想进行了讨论。

附件列表:本新闻不包含附件。


上一条:人文学院举办教学工作坊(一)
下一条:人文学院开展重阳节慰问座谈活动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设计与制作: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