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新港报告美育高端论坛2024年第五讲:“生活美育的价值与实践策略”精彩开讲
2024-07-10  点击:[]

  

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和人文素养,同时积极响应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2024年7月7日下午,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携手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在创新港成功举办了新港报告美育高端论坛第五讲。本次论坛特邀首都师范大学艺术学部主任、艺术与美育研究院院长王德胜教授莅临我校,为全校研究生带来本学期新港报告美育高端论坛的精彩压轴之讲——“生活美育的值与实践策略”。讲座深入探讨了生活美育在提升个人审美素养、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以及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中的核心价值,并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实践策略,旨在激发公众对美的追求和创造。

本次论坛由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张勇副院长主持,人文学院哲学系妥建清教授、常新教授、王嘉新主任、中文系王瑶主任等出席了本次论坛。首先,人文学院副院长张勇教授在致辞中介绍了新港报告美育高端论坛的宗旨和意义,对王德胜教授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王教授在长期从事文字美学、艺术理论和审美文化研究中取得的不菲成就。



报告伊始,王德胜教授谈到生活美育的价值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王教授认为,人的活动是美育的存在和发展之境,只有在亲历性过程中才能实现美育。践行和完善生活美育功能的关键在于人的“态度”和“态度转换”。前置性心理指向会固化个体对生活现实的基本认知,而通过调转基本认知的呈现方式及其日常方向,可以为人生打开新的可能性。生活美育的功能性价值也由此揭示,即通过将审美的想象性元素及其意义呈现和展开的方式引入日常生活感知,使人们得以在现实具体的生活中发现、感受和品味人生的丰富意趣。



接下来,王德胜教授进一步探讨了生活美育的策略问题。通过引用宗白华的诗歌具体阐释了生活美育的践行策略“去熟悉化”的意义所在,即让人们在同质化的生活中找到和确立其“异质”的经验对象和生活感知,在此过程中进行新质的生产与增值,打破对原有生活的固化认知,获取新的生命感知,从而进入新的意义发现领域。王教授指出,一般日常经验向特定审美经验迁移和转化的过程也是个体精神养成的重要环节,因此需要强化个体对日常的感知训练。

王教授着重讲述了生活美育的“在场性”。他指出人对自身生活的改良热情和积极行动,根本上源于人对自身现实生活的直接感知——日常生活日复一日的机械无趣以及意义空洞化。不管是人们生活着的当下,还是由当下激发出来的改良意愿,都离不开人的具体生活本身。所以对美育而言,“当下”是一个无法离开的、直接践行的场域。他表示,如何在机械重复的当下活动即在场的生活中,引导人们迈向生命精神的新高地,突显了生活美育基本的“在场性原则”。



在报告互动环节,现场师生与王德胜教授就美育的“介入性”与现象学的关系、美育之于当下人文教育的意义展开了热烈讨论。人文学院哲学系王瑶教授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并就自身教学经验中的实际问题与王教授展开了深入的交流讨论。



论坛最后,张勇副院长代表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和人文学院向王德胜教授颁发荣誉证书,并邀请与会嘉宾一同合影留念,论坛在师生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设计与制作: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