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人文学院博2050班举办心理健康月主题教育活动-----观看《心灵捕手》影片
2020-11-04  点击:[]

2020年11月2日晚,博2050班举办了心理健康月主题教育活动,本次活动形式为观看影片《心灵捕手》,并就自己印象深刻的片段进行分享与讨论。

《心灵捕手》是一部经典的心理学题材的电影,影片讲述的是一位天才少年,因儿时遭遇遗弃、受虐经历而出现自我封闭行为,选择用疏远和暴力掩盖自己的内心,最终因机缘巧合,在一位智慧的心理学教授的辅导之下,敞开心扉,消除人际隔阂,找回自我和爱情的故事。



影片中涉及话题较多,有关于选择、爱情、友情、自我与救赎等,观影结束后,博2050班同学就影片的深刻片段结合自己的生活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杜晓静同学从专业辅导的角度分析了影片中关于专业评估的反思,先入为主的用理论来分析案例似乎是大部分专业人士的做法,但是也应该注意结合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影片中的教授通过朋友的身份介入,并没有刻意强调理论的体现,但是在陪伴和分享中最终达到了彼此治愈的效果,在辅导中陪伴比专业性的理性判断能收获更好的效果。

鱼洋同学就影片中的核心问题“what do you want to do?”进行分享,结合自身的博士学习生活,他指出博士的研究方向、未来职业、择偶等都是这个核心问题的变形,在进行选择的过程中最终也都会回到对这个问题的反思上,影片中的“读万卷书”的男主在“行万里路”的教授的引导下最终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希望我们也能在知识和经历之间获到平衡,不狭隘的唯书本论,也重视经历和经验的收获,最终找到自己的人生答案。

张海沙同学从生活的角度出发,结合影片中男主的经历,她认为男主是幸运的,拥有超人的智商、也拥有很多陪伴和愿意治愈他的人,现实中的我们可能未必有如此戏剧化的好运,也未必能够得到期待的感同身受,因此在不断的成长和历练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明确人生的目标,同时也要适时的在一些艰难的时刻学会与自己和解。

同学就影片中的话题进行了分享和讨论,活动氛围轻松愉快。心理委员杨宇对本次观影活动进行了总结,并详细介绍了学校现设的心理咨询中心地点、设备和可提供的辅导内容。她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分享了一些自己在处理负面情绪和压力方面的技巧,并期望大家在读博期间除了学习之外,也要注重自我内心的情绪调节,拥有积极乐观的生活心态,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

文字/杨宇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设计与制作: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