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先锋思想、广纳四海英才,2020年9月28日下午,第六届丝绸之路青年学者秋季研讨会人文学院分论坛在涵英楼4005会议室举行。人文学院张勇副院长、张顺副院长以及哲学系主任马文保教授、中文系主任王瑶副教授、中文系罗军凤教授出席分论坛,中文系、哲学系青年教师参加分论坛。学院座谈会由张勇副院长主持。

人文学院分论坛由学院座谈和学科论坛两个部分组成。在学院座谈会上,张顺副院长首先回顾了人文学院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带领与会学者了解学院的学科建设和师资力量、感受海纳百川的治学精神,规划未来的科研前景。张院长表示学院将为他们积极创造条件,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接着,三位青年学者分别介绍了学科经历,研究方向及最新研究成果,学者们表示希望通过丝路论坛的平台寻找新的对话者与合作者,从不同的思想交互中碰撞出学术的火花和灵感。张顺副院长在总结发言中表示,通过学校的主论坛报告和创新港实地参观,与会青年学者一定已经感受到学校积极向上的氛围和对人才的渴望,热诚欢迎青年学者加盟人文学院,共同发展。

本次学科座谈由线上和线下两部分组成。在线下学科座谈中,哲学系主任马文保教授和中文系主任王瑶副教授向与会青年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
张波波老师来自浙江财经大学,他的研究方向为古希腊哲学,研究重点为柏拉图哲学。他以古希腊哲学家的人生理想为起点展开自己的学术研究介绍。张老师提到,古希腊哲学家认为人类的终极目标是科学无法回答的,这要由哲学和宗教来回答。来自陕西师范大学的刘泉老师以《从识造化到合天人》为题来讲解张载易学的逻辑进路。在他看来张载讲的是“圣人”,张载的易学是“圣学”的阶梯,这些阶梯分为四层,即“先识造化”“容神知化”“与天地参”“天人合一”四层。他们的研究成果分享引起了与会教师的极大兴趣,马文保教授、王嘉新副教授、邱根江副教授与两位学者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中文学科论坛中,来自中山大学的刘蕊博士分享了其关于法藏汉籍目录编纂的几点思考。刘博士大致介绍了法藏汉籍的主要分布地,她对法国图书馆所编汉籍目录的概况作了简要地分析,梳理了法国图书馆编纂汉籍目录的探索历程。与会教师就刘蕊博士的研究方向做了更进一步的交流。

线上学科讲座由社会心理研究所所长倪晓莉教授主持。来自多伦多大学的党君华老师分别从自我控制的认知干扰-动机转换模型、金钱心理学-社会分层和跨学科研究思路出发做了深入而精彩的学术。来自纽约大学的张盼老师结合自身的求学经历,从知觉学习与奖赏、知觉学习的测量、视觉功能评估与调控、认知功能调控方面做了精彩的报告。报告结束后,社心所的赵靓老师、李占星老师、钱玉燕老师就实验设计、视觉的信息处理等问题与两位学者进行了深入交流。

五位青年学者表示,西安交通大学此行收获满满。身处交大校园和学院教师群体当中,感受到浓厚的学术氛围和积极饱满的工作热情。实地参观了创新港,深切地感受到西安交通大学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他们也希望继续加强交流。愿意为交大的一流学科建设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