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人文学院邀请管晓宏院士开展讲座“艺术与科学的交汇和相互融合”
2018-11-29  点击:[]

2018年11月28日,人文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管晓宏教授在主楼E703会议室开展题为“艺术与科学的交汇与相互融合”的讲座,以科学家的视角和方法讲述如何从科研的角度研究艺术。人文学院党委书记马晓彬主持了此次讲座。


微信图片_20181128182148


管晓宏院士的讲座从“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开始,从达芬奇、爱因斯坦、钱学森等谈起,引出李约瑟难题和钱学森之问,以高斯、莱布尼茨、希尔伯特等德国伟大的数学家和巴赫、贝多芬、勃拉姆斯等德国伟大的音乐家为例,指出艺术形象思维对科学逻辑思维具有极大的启发作用,艺术与科学是密不可分,也是相互影响的。

结合各领域普遍存在的幂律关系,管院士针对古典音乐旋律的幂律关系,提出两个科学问题:为什么“好听”的音乐旋律服从幂律关系?没有受过专业音乐训练的非音乐人为什么喜欢优美的音乐旋律?针对第一个问题,管院士介绍了他带领团队的研究成果,即音乐旋律的数学特征,根据作曲理论建立数学模型,证明“好听”的音乐旋律是符合幂律关系的。对第二个问题,管院士提出假说:符合旋律变化、符合幂律关系的音乐更能够使人产生愉悦感,并指出对该假说的证明需要脑科学、生物医学的实验验证。通过现场播放好莱坞经典影片Indians Jones(《夺宝奇兵》)、《泰坦尼克号》等的主题曲,以及巴赫“螃蟹卡农”演奏曲等经典音乐,并与德国现代作曲家斯托克豪森的代表作《摩羯座》对比,让听众感受到了能否使人产生愉悦感的音乐旋律对应着是否符合幂律关系。


微信图片_20181128182158


在对科学的逻辑和人文艺术的定量分析基础上,管院士提出了艺术信息工程的新工科设想,提倡进行艺术与信息科学学科交叉的研究。最后,介绍了“艺术与科学的交汇”系列音乐会,这是首个探讨艺术与科学关系的学术讲座音乐会,由管院士亲自策划乐曲、撰写讲稿并与音乐家同台演奏,科学家与艺术家共同担任学术解说,通过科学家与艺术家的合作,展示了科学方法来发现、表达并研究古典音乐中蕴藏的科学规律。管院士将音乐的研究作为复杂系统科学研究的内容之一,这不但对音乐自身有重要意义,更有超越音乐的、对科学研究的启发意义。

在场师生观看了管晓宏院士的音乐会视频,享受了一场科学与音乐之美的盛宴。在与师生互动环节中,管院士对和声、样本数量等具体问题,以及视觉艺术的相关问题与师生们进行了深入讨论。

最后人文学院王伟副院长结合管院士的讲座和互动的问题做了总结,指出管院士以科学家的立场、视角与方法提出并研究了重要的科学问题:在通常认为“好听”和“不好听”的音乐旋律之间是否存在界限?如果存在,能否用科学的方法发现并确定这个界限?艺术是非常强调主观感受的学科,从科学家的角度引入定量工具,在艺术作品中发现科学规律,从而客观地评价艺术作品,使艺术作品在主观感受和主观评价的基础上,增加客观评价的维度,以此促进艺术的发展。而“好听”作为一种美的评价,究竟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这个问题就上升到了哲学尤其是美学的高度,此外,它也与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密切相关。管院士提出的问题以及他对问题的解答,开启了不同学科之间交流、沟通和融合的可能性。关于音乐旋律采用数学建模、信息处理的研究方法未必能为人文社会科学的老师们采用,但管院士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却是我们可以借鉴、学习的。从管院士所提出的科学问题出发还可以结合不同的艺术学科进一步研究,“艺术与科学的交汇与相互融合”的讲座不仅结合音乐艺术展示了如何从科研的角度研究艺术,而且对非艺术学科的学者所进行的研究也是很有启示的。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设计与制作: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