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号下午,人文学院首届优秀大学生人文社科夏令营在中3—1300圆满闭营。来自全国28所高校的优秀大学生参加了本次夏令营的各系面试,经过座谈与面试环节,本次夏令营共评选出华昱、樊晋铭等42位优秀营员。本次闭营仪式由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李重主持。
在为期4天的夏令营中,营员们通过参观学习,学术讲座交流、系所面试等环节近距离、深层次的了解西安交大、了解人文学院的办学历史和教学特点。张勇副院长向大会致辞,指出:“这次夏令营成为了学术交流的一个好机会,这对学术的进步非常的重要。我们把全国的高等人才聚集到一起什么都不做,就是互相交流,阐述自己对自己学习领域的见解,可见这次夏令营的重要性。通过在大家的交流中发生思想的碰撞,从而了解自己兴趣点、发觉自己的潜力。我们不仅仅是选拔优秀学生,还是未来学术更加辉煌的前景。”

博物馆——历史的凝固
本次夏令营全体营员先后参观了西安交通大学博物馆、西迁纪念馆和西安博物馆。在西迁纪念馆,同学们在一张张老照片和一份份文件中感受1956西迁的风云变化,在历史的记忆中体味交大的西迁精神,一边是徐家汇的根脉眷恋,一边是兴庆宫的向西之志。
在西安交大博物馆,同学们参观学习了1896年绵绵不绝的校史传奇,感受到陕西秦腔戏剧的雄浑和温柔。在西安博物馆,同学们在周秦汉唐的文物展示中去感受这座古城的峥嵘岁月,在小雁塔这座承载了唐时风骨的古迹中感西安的一呼一吸。
哲学41的殷睿认为:“在为期四天的夏令营期间,我们参观了交大校史馆、交大博物馆、西安博物院,在这些或大或小的空间里,蕴含着厚重的人文历史,文物背后有文化,参观这些经过岁月沉淀下来的东西,我们感受到了历史的变迁、时代的进步、先人的神秘与能量。”
雕塑41的欧璐说:“这个世界存在的时间如此长,以至于每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地方,都有不同寻常甚至波澜壮阔的过往。饮水思源,不忘西迁。我们的先辈从未离开,直到今日,其人其事依旧无比鲜活而令人动容。”
名师讲堂——学术的灯塔
边燕杰教授向各位营员做了主题为“世界一流大学的研究生”的讲座。在讲座上,边燕杰教授通过一流大学区别标准和学术分类的国际标准,向各位营员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主动挑战自我、增加理论困惑、争当拔尖创新、瞄准世界一流。”
最早从事信息哲学研究的邬焜教授,被称为“信息哲学的开拓者”,其讲座以“信息哲学——哲学的革命”为主题,介绍了信息哲学这一哲学前沿研究领域,营员们在这次讲座上近距离学习哲学前沿理论,拓宽了学术视野。
王瑶(夏笳)讲师则向各位营员讲述了“科幻与创新思维”,王瑶老师热爱幻想类小说创作,其作品《关妖精的瓶子》于2004年获中国科幻最高奖银河奖。迄今已发表科幻作品《关妖精的瓶子》、《卡门》、《夜莺》,奇幻作品《逆旅》等多篇小说。 在她的讲座上,同学们在真实与科幻之间畅游。

优秀营员——未来的力量
来自长安大学新闻系的华昱在闭营仪式上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感想:“我很感激这次机会,可以站在这里表达我内心的声音。参加本次夏令营,能够让我在这个新的环境中开拓视野,增长经验。但我更开心能够与这么多优秀的人相遇。经历了这次夏令营,我会想起交大的一切。这四天的夏令营让我更加对交大充满热爱,百年名校确实不一样,所以觉得自己很幸运自己能来参加这次夏令营,逐梦之路少不了踏实,少不了汗水,我期待在明年能与大家有一个樱花之约,百样年华、同样精彩。”

来自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学系的樊晋铭认为:“我很激动能成为这次夏令营的优秀营员,这次夏令营令我有了很多美好的回忆,有欢声笑语的大合照,有在校史馆超级耐心讲解的学弟,有在博物馆的看到的帝都万象,以及看似紧张但其实就是拉家常的面试,这段回忆是美好的。而我之所以参加本次夏令营,我和各位在做的各位营员,有着自己的梦想,渴望在有生之年有所作为这是我们成长的指路灯,而这次夏令营就是我人生中的重大选择,影响我对自己未来的规划,这段旅程我不后悔。最后,感谢西安交大,祝愿大家学有所成。”
李重副书记在大会结束之际总结到:“各位同学是幸运的。因为,今天的交大是处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发展、新征程中,非常期待大家成为新一代交大人,在未来的学术生涯中共同推动交大的发展。”

文字:杨重阳 欧璐
摄影:吴琼 王星 高雅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