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人文学院于媛芳老师带领12名学生前往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参观学习。这所坐落于陕西省铜川市的照金革命纪念馆向所有参观者讲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刘子丹、谢子长、习仲勋、李妙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西北地区创立的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的历史。照金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西与甘肃交界地建立的一个革命根据地。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西北民主革命的火种,为后来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在照金革命纪念馆,全体师生认真聆听馆内讲解,透过所陈列的宝贵文物感受着先烈们的革命热情和他们的峥嵘岁月。纪念室内陈列当年的手摇钻、地雷、手榴弹的原物或复制品,生动具体的展示工人的战斗历程,对参观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结束纪念馆的参观,全体师生拾阶而上,来到馆后的纪念碑前,这座高大的照金革命根据地旧址纪念碑,其碑文记载了我党我军的战斗历程,要述及修械所、被服厂的战斗史。秋高气爽,红叶漫山,先烈们英勇战斗的火种将永远流传下去。
在薛家寨景区,师生们带着照金革命的热情,选择了最陡峭的“红军路”来爬山,重走“红军路”,追思红军记忆。1933年春,陕甘边党政军领导机关迁驻薛家寨后,这里就成为照金苏区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是红军的后方基地。13人的队伍没有人放弃这一次辛苦的爬山之路,大家在陡峭的石阶上一直坚持。走完“红军路”,全体师生依次参观了1号红军寨、2号红军寨、3号红军寨和4号红军寨。上世纪三十年代,红军第二十六军便利用这里的四个天然岩洞修建了1-4号红军寨,自东南而西北依山势依次排列。一号寨南邻秀房沟,当年为陕甘游击队1、3支队驻地。二号红军寨为当年的红军医院和被服厂。三号红军寨是红军当年的军械厂,又称“兵工厂”或“修械所”。四号红军寨为陕甘特委驻地和供需仓库。二十六军依凭天险,在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同国民党军队英勇抗争,发展革命火种。
硕6069班檀鑫同学告诉记者,“通过一段段历史文字、一张张珍贵图片、一件件历史实物的展示,缅怀了革命先烈和前辈的光辉业绩及卓越功勋。从革命先辈们为了理想信念而将生命置之度外的战斗历程中,使我们心灵一次又一次受到震撼。不仅感觉到老一辈革命先烈的伟大,更觉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进一步激发了热爱党、热爱祖国的热情,增强了身为交大学子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一定要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努力学习科研。”硕6071班的孙博闻同学说:“在接受了实地革命传统教育的时候,让我看到当时极为艰苦的革命斗争环境,感慨颇深,我更加深深的体会到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在照金革命根据地的这段历史所记录的恒久不变的奋斗精神,同样在今天也意义犹存。历史条件发生变迁,但我们今天面对新的挑战时,更需要讲艰苦奋斗的精神发扬光大,在生活中,不铺张、不浪费,坚守勤俭节约的美德;在工作中,要勤勉、要奋斗,践行踏实肯干的作风。纪念馆里革命家们用过的每一件物品深深震撼着我,留下的每一张照片都凝聚着他们精神形成的轨迹,他们不为索取,只为奉献的精神,使我的灵魂得到启迪,将令我受用一生。离开纪念馆,看到门口树立着习仲勋、刘志丹、谢子长三位革命家的雕像,我肃然起敬,心中涌起阵阵涟漪,久久不能平静,我暗暗下定决心,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干得更好,这种精神将继续鼓舞我前进。”

结束照金革命纪念馆的学习,同学们心中牢记英雄先烈们的抗争事迹,继续传承照金革命的熊熊之火。